在我國製造行業逐漸呈現出穩定發展趨勢的同時,智能製造行業成為驅動我國製造行業的主要動力之一。智能製造的發展離不開智能裝備的支持,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鏈上遊核心零部件相關核心技術積累和自主生產能力較弱。工業機器人成智能製造發展的重要力量,相對於發達國家,我國工業機器人還有較大發展空間。整體而言,智能製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工業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在各種惡劣危險工況下工作,並且長時間進行繁重、重複的作業,同時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其主要應用於汽車、3C、金屬、化學品與橡膠與塑料、食品等領域的生產製造中,應用工藝有焊接、搬運、碼垛、噴塗、切割、打磨拋光、裝配、檢測、注塑、鍛造、衝壓、機械加工等,主要應用場景為搬運上下料及焊接。
2
隨著我國製造業持續高速發展,製造業企業進入升級轉型的深水區,由此拉動了製造業對自動化的廣泛需求。在自動化需求的持續釋放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不僅連續7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在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上也迎來了快速突破,行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3
在作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控製器領域,我國企業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由於國內存在一批在運動控製領域長期深入研究的企業,其有著大量資金投入和長時間的市場驗證,目前國產控製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基礎。
4
另外,國產工業機器人憑借高性價比保持產業平穩增長,而國產工業機器人出口量的上漲,則意味著全球工業機器人壟斷格局有望被打破。在智能生產和自動化大趨勢下,以及綠色經濟帶來的 新一輪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工業機器人有望繼續放量。
5
隨著工業機器人價格的下降與穩定,以及勞動力結構性矛盾的激化,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會積極向自動化轉型,這就為高性價比的國產機器人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未來幾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發展可能還會遇挫,但行業正在向人機交互、人機共生、更智能化的人機合作方向邁進。隨著AI技術、傳感器應用等的不斷進步,未來通過對現有機器人更新升級,有望帶動工業機器人進行發展的新階段。
注明:文章來源於RS工業與互聯網,文章觀點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